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网站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法院动态
媒体报道
新闻发布会

名校优生”说|陆慧文:此去心盈,望见春山长青

2024年9月,当我从地铁七号线梦都大街东站走出,梧桐的盎然绿意将我笼罩,放眼望去,河西中央商务区的高楼鳞次栉比,梦都大街的车辆川流不息。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金融法庭就坐落于此,未来,我将在这里开启为期一年的基层锻炼时光。一、秋之新始:动征铎,素履再启程清晨,暮夏的暑热还未全散,初秋的风吹进一丝凉意,办公室里的电话已接二连三地响起。排庭确认、调解沟通、判后释明……我与团队里的书记员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地冲刺月底的结案目标,看着一摞摞待报结的卷宗和一项项划掉的待办事项,我不由长舒一口气。因金融法庭辖区内金融及投资机构超1800家,为了满足金融司法需求,法官团队月均结案数超百件,初到法庭,我必须要快速适应消化案件的节奏。之前我在市法院的金融借贷审判庭,来到基层法院首先面对的就是二审向一审的思维方式转变。如果说二审更注重聚焦争议、固定打靶、针对纠错,那么一审首要的就是要查明事实、运用法律对案件 “全面体检”。在数量繁多的案件洗礼下,协助法官将案件办得“又快又好”,是基层法官助理的“必修课”。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依据审判团队的分工,我采用繁简二元工作方式。对于批量简单案件,我设计了要素式审查提纲,围绕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明确举证要点,协助法官一次庭审解决纠纷,类似文书集中制作。对于复杂金融案件,我也适时总结工作经验,形成“三步看”工作法:一看流程记录,集中处理程序事项,畅通办案节点;二看庭前阅卷笔记,提前归纳争议焦点,疏通审理堵点; 三看类案检索报告,注重裁判规则梳理,形成文书论证要点。云天收夏色,木叶闻秋声。融资租赁、基金、保理、票据、保险、证券……日复一日坚持下来,办案节奏从无所适从到胸有成竹,办案思路从千头万绪到抽丝剥茧,我眼中金融审判的轮廓逐渐清晰而具体。二、冬之藏蓄:忆冰心,情暖意最深冬雨淅淅沥沥,法庭窗外路灯下的行人脚步匆匆,会议室里的讨论依旧热火朝天。法官会议讨论的是一起涉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的保险纠纷。原告是某建筑公司,保险期内,员工陈某在疏通下水道工程中昏迷后死亡,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载明死亡结论是“猝死”,公司赔偿后获得保险权益,起诉某保险公司理赔。某保险公司辩称,“猝死”是指因潜在的自然疾病发生意外身亡,保险条款约定其是免责事由,故不应当赔偿。在案件的庭审上,双方当事人对于“猝死”的含义争执不下。我检索类案发现,意外伤害保险中,被保险人身故很难直接判断是意外还是疾病所引发,所以部分保险公司就将“猝死”纳入免责情形,只要有医院文书记载,就以其为由拒绝理赔,导致大量纠纷产生。我意识到,这个案子虽然是小案,但不能“小办”。一份保险合同背后,牵连的或许是一个家庭生活的希望;一张拒赔的保单,压垮的可能是一位劳动者的脊梁。因保险公司未及时要求尸检,家属已将陈某下葬,事实查明难度较大。为此,法官带领我多次奔波医院与派出所,翻看医院的死亡调查、派出所的出警记录,终于发现陈某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被封闭或陷入低氧环境而窒息”,符合意外伤害的特征。窗边渐渐凝结了一片水雾,千家万户的人间灯火,在朦胧光影间渐次亮起。“我认为医学意义上的‘猝死’不是免责的唯一判断标准,综合全案来看,现已有其他证据证明死亡原因并非潜在疾病所致,保险公司不能免责。”在细细阅看审理报告后,与会法官们发表意见,对于保险公司应当支付赔偿款终于达成了一致。在二审维持原判后,我编写了案例在年度保险纠纷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一年前的我,会认为凡遇纠纷,依法做出公正裁判即可解决;在基层案件轮转之间,我逐渐明白了“案结不是审理的终点,事了才是司法的追求”。基层教会我的,不仅是敢于动真碰硬、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更是要见微知著,说好小案的“情理法”,化解社会的“千千结”。三、春之蔓发:春光好,风起草木青“我已经把债还清了,为什么银行还不消掉我的征信记录?”在与长三角金融多元调解中心日常业务对接时,我接到了一起电话,来电人是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债务人,之前在法院指导下,其经调解与某银行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但因为征信异常没有消除,对资金融通产生了较大影响。与银行核实沟通后,我向该当事人释明了该银行修改征信的申诉渠道。为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决定开展调研,研判此类纠纷产生的共性原因。调研后,我们发现某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确有逾期还款时点认定不明、征信异议渠道不畅的问题,引发了投诉和纠纷。针对上述问题,我执笔了司法建议及时向该银行制发。一场春雨后,草地的嫩芽纷纷破土而出,各个企业也到了开年复工的时候,我们也收到了某银行相应的整改回函。这只是法庭指导长三角金融多元调解中心实质解纷的一帧剪影。每月,我协助庭领导统计金融纠纷数量变化的趋势,摸清底数,做好数据分析,参与调解工作业务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体悟到“把非诉讼解纷机制挺在前面”的可贵之处,它可以让矛盾在温暖中化解,为欠债个人保住生计;它也可以让和谐在理解中新生,使小微企业重获生机。当坚冰消融,春回大地,扎根在多元解纷第一线,我亲身感受到了金融司法融入社会治理的脉脉温情。四、夏之盛放:怀热忱,处处皆风景在我初至金融法庭之时,恰逢它三岁生日,而今又是一年盛夏。骄阳正好,逐光而行,我有幸在金融法庭的新一岁韶华里留下了我的足迹,参与了法治护航区域金融发展的生动实践。在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携手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优化保险纠纷融合法庭的工作机制,促进保险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依托全国首家保理纠纷调解工作室,我们与公安、检察开展同堂研讨,就“新类型金融风险防范处置”交流经验;我们与长三角金融多元调解中心对接,提档升级金融纠纷一体化解纷机制,向多省、市调研法院介绍经验……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作为审理者,要学会于无声处遏制风险滋生的小萌芽,在案件细微处挖掘社会治理的大视野。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积极开展司法调研,参与撰写《保理融资中应收账款权利冲突的法律规制与风险防范》获2025年全市法院重点调研课题立项,参与编撰的《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金融法庭建设情况》被《南京金融发展报告(2025)》全文收录,法庭的土地滋润了我的成长,我亦见证了它热烈的盛放。时光流转,四季轮回,一年锻炼时光将过,我曾在夜晚寂静时为调研牵动万千思绪,也曾在烈日炎炎中为查案流汗奔波。回望来时路,河西金融城的灯光如繁星闪烁,而今又是秋色深深,橙黄橘绿,我当满载赤诚与热情,且趁好景,追风赶月,奔向下一途春山青青。 陆慧文: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2023届江苏法院系统“名校优生”选调生,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庭法官助理,2024年9月至今在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挂职锻炼。入职以来,多篇调研成果在省市级载体获奖或发表,参与编写的案例曾入选江苏法院金融审判十大案例、长三角金融司法论坛金融审判典型案例等。

(江苏法治报)这个面馆的收款码很特别!建邺法官创新偿债方式实现双赢!

“微信到账23元”“支付宝到账28元”……自6月4日下午起,黄某的手机开始频繁地响起,屏幕上不断弹出一条条收款通知。每一笔款项虽然不大,但这些连续不断的提示音对黄某来说,却如同希望的音符。他知道,这些款项是阮某面馆的顾客消费后,通过贴在收银台上的收款码直接转给他的。这种创新的还款方式,是建邺法院充分考虑执行实际后提出的解决方案,既保证了被执行人阮某的正常营业,也预示着自己权益的逐步实现……似是故人来原来还是你!5月28日下午,申请执行人黄某拨打建邺法院“执行110”电话,提供了被执行人阮某的下落,执行干警迅速出动。到达现场后,一看是老面孔,执行干警顿时乐了,对阮某说“原来是你啊”!事情还要从2023年说起。在黄某与建邺区某面馆、阮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经法院组织,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该面馆、阮某分期向黄某支付牛肉货款约30万元。但是,该面馆、阮某不仅分文未还,还关门停业跑路。于是,黄某申请强制执行。2023年8月,建邺法院将阮某拘传到院,因其存在不申报财产等违法行为,遂决定司法拘留。因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后该案“终本”结案。巧合的是,两次出警拘传阮某的是同一批人。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戏剧性一幕。换一个场所重开一个店!案件“终本”后,执行干警告知黄某,如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可以拨打举报电话,并申请恢复执行。经过不懈努力,黄某发现了阮某的下落。经查,阮某为了规避执行,弃用了鼓楼区的原经营场所,又在雨花台区重新选址,开了一家面馆。在查看阮某的网络支付账户时,执行干警发现阮某绑定了其他人的银行卡,每月营业款约3—4万元。执行干警立即告知阮某,其行为涉嫌拒执犯罪,如不能履行义务,将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处理。同时,执行干警还做出拘留决定。一人半个月轮流收款项!此时,阮某开始联系家人筹钱,并当场给付2万元。阮某诉说着自己的不易,表示其是再婚家庭,两个孩子小,生活开销大;房子是租的,除去生活成本、营业成本等,每月余款不多,无力一次性还款。后双方协商了还款方案,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查封面馆,阮某将再无收入,债务会越积越多。如果不查封面馆,如何保障黄某的权益?突然,执行干警灵机一动,说道“你的面馆不是在正常营业吗?每个月,你可以用部分营业款还债,这样可以吧”?双方考虑之后,都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最终确定了还款方案。从6月起,阮某将黄某的收款码贴在面馆内,轮流收取营业款,上半个月用黄某的收款码、下半个月用阮某的收款码;黄某还将不定期到面馆内查看。因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建邺法院决定提前解除拘留措施,并告知阮某,如发现其在指定期间内不使用黄某的收款码等,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6月4日下午,在执行干警的见证下,阮某在面馆收银台张贴了黄某的收款码。没多久,黄某就收到了第一笔款项23元。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某收到的款项将逐渐累积,虽然每一笔数额不大,但它们汇聚成了一条细流,让黄某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的力量,也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安心与期待。执行工作需要智慧,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轮流收款这一举措,就是执行干警从善意文明执行角度出发所作的一次有益探索,既让债务人看到了继续经营的希望,实现了“蓄水养鱼”,又让债权人看到了实现权益的希望,确保了“细水长流”,实现了双方共赢。

发布丨建邺区发布劳动人事争议裁审工作白皮书

4月29日,建邺区法院、区人社局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会公众通报2024年度劳动人事争议裁审工作开展情况。 劳动争议审判基本概况 2024年度,法院新收劳动争议案件1060件,审结1029件,收、结案分别下降27.3%、29.8%,前端化解成效显著。案件数量下降的同时,案件审理难度增加,劳动者诉求种类繁多,平均每个案件的诉讼请求超过3项。诉讼标的也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劳动者选择起诉的被告主体增多,有的案件被告多达十几家单位。 案件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 1.拖欠薪资纠纷频发。部分用人单位工资发放不规范现象比较突出,比如通过公司账户向员工发放部分工资,通过第三方公司或个人账户向员工发放奖金,增加了案件审查难度。有的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按时发放工资,部分行业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加提成组成,但用人单位对于提成的计算方式以及依据没有详细的书面规定,法院在审理中因证据的缺乏就提成工资的认定难度加大。部分用人单位未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起诉主张二倍工资的纠纷层出不穷。 2.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网络主播代购、外卖小哥等新兴行业从业人员与相关单位、网络运营平台之间的纠纷大量增加,有兼职性质、有合作分成性质,也有属于劳动关系性质,需要在案件中进行具体把握。相当一部分纠纷系建设工程项目的民工为了申报工伤,进而提起确认劳动关系的诉讼,这类案件的典型特征就是涉及主体众多,需要法院不断追加被告、层层审查来确定最终主体。部分关联企业管理混乱,合同签订、工资发放、社保缴纳等主体不一致,导致劳动者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劳动关系相对方。 3.违法解除赔偿纠纷。用人单位常常以员工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有的规章制度本身违反劳动法的规定,有的规章制度虽然内容合法,但没有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用人单位在未与劳动者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对劳动者工作岗位、工作地点等事项进行调整,导致劳动者不同意调岗,用人单位遂简单粗暴地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导致违法解除承担相应的赔偿金。还有一部分企业未履行通知工会程序,从而导致此类案件数一直居高不下。 4.工伤保险待遇纠纷。部分社保待遇需要社保经办机构的核算,导致审理周期变长,增加了审理的难度。受伤职工主张的工伤保险待遇,在法定标准范围内基本没有争议,争议多发的领域为停工留薪期的确认、工伤保险范围外产生的医疗费由谁承担以及因参保缴费基数偏低造成的待遇差额由谁补足问题。 5.群体性矛盾纠纷。近两年来,三人以上的群体性纠纷案件占比较高,涉及教培行业、房地产销售行业、建工行业、设计行业、新技术行业、食品销售行业等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类纠纷因涉及主体众多,利益诉求强烈,矛盾容易激化,社会关注度高,处理难度较大。 劳动争议审判特色做法 1.坚持预防为主,注重舆论宣传。 法院与人社局、仲裁委等部门合力组织开展大型劳动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法官进企业的方式,开展劳资培训,与广大企业和职工面对面,进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强化舆论宣传,使广大职工和普通市民增强法治观念,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2.强化纠纷预诊,引导合理预期。 重视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途径解决纠纷。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当事人提供包括立案文书准备、诉讼流程指引、网上办理协助等事务性引导,起到“分诊台”的作用。公益律师开展诉讼服务“普通门诊”,协助当事人将朴素的诉讼主张转化为规范的诉讼请求。由退休法官等作为专家指导员开展诉讼服务“专家门诊”,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和群体性纠纷进行预判。 3.创新联合调处,拓展解纷渠道 着力构建劳动争议五位一体联合调处平台,通过整合法院、司法局、仲裁委、工会、劳动监察大队等单位资源,着重为用人单位、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法律服务。2024年,通过平台分流案件2530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的案件1598件,调撤率达到62%。区仲裁委在高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等行业设立行业联合调解站,加大新业态用工群体的关注和保护,并及时向企业警示用工风险,帮助企业规范用工管理。
开庭公告
送达公告
综合公告
案外人发放案款公示
领款人明细 案款类别 领款金额 公示日期 执行案号 法院
暂无案外人发放案款公示相关信息!
宁莫愁普法
06-27
06-05
05-29
05-27
05-21
04-15
02-28
建邺说法
建邺说法丨这个证明,南京首份!保护隐私!
党风廉政
07-01
07-01
05-22
05-07
04-09
04-08
01-04
智慧庭审操作手册
调解平台操作手册
微博
官方微信
诉讼费
计算
建邺
智慧庭审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