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网站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法院动态
媒体报道
新闻发布会

暖心兑现真金白银 案款发放守护民生——建邺法院“小标的 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夏季攻势2025”集中执行周纪实之三

6月26日上午10时,夏日骄阳似火。建邺法院“小标的 大民生”专项执行之“夏季攻势2025”迎来高潮,一场温暖人心的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圆满落幕。作为本次专项行动的核心一环,坚持聚焦涉民生案件,切实保障普通百姓的合法权益,将司法温暖送到心坎上。 发放现场发放现场,10名申请执行人不由自主地表达着感激之情。他们中间,有被拖欠劳务费的退休工人殷某,拿到期盼已久的案款,激动不已:“终于能安心养老了”;有被拖欠工资的单亲妈妈齐某,眼含热泪,声音哽咽:“这些钱能帮我付清孩子的学费……”;有被企业克扣工资的熊某,露出释然的笑容:“感谢法院主持公道,帮我追回了辛苦钱”;有被拖欠货款的小微企业主高某,连连道谢:“这笔钱来得真及时,不仅保住了我的小厂,也保住了几位员工的饭碗”。 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诉说着普通人在生活重压下的不易,也映照出司法解民忧、纾民困的深刻意义。虽然每个人的故事不尽相同,但都紧紧环绕着一个核心——“民生”。这正是本次专项行动的初衷——以“小标的”案件为抓手,将“大民生”关切放在心间,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为了兑现这份民生承诺,过去一周,执行干警们不辞辛劳,走街串巷摸排线索、不分昼夜找寻被执行人。每一笔发放出去的“暖心款”,背后都凝聚着执行干警们辛勤的汗水与智慧,承载着申请执行人对公平正义的殷切期盼。这场集中发放,不仅标志着一批执行案件的圆满告一段落,更是“小案不小办”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建邺法院司法为民的初心与担当。 “夏季攻势2025”激战正酣,司法为民的脚步不停。未来,建邺法院将持续加大攻坚力度,不断优化工作机制,确保更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款执行到位,让胜诉权益落地有声;让公正看得见、摸得着;让司法阳光照亮更多平凡而温暖的民生角落。

(江苏法治报)这个面馆的收款码很特别!建邺法官创新偿债方式实现双赢!

“微信到账23元”“支付宝到账28元”……自6月4日下午起,黄某的手机开始频繁地响起,屏幕上不断弹出一条条收款通知。每一笔款项虽然不大,但这些连续不断的提示音对黄某来说,却如同希望的音符。他知道,这些款项是阮某面馆的顾客消费后,通过贴在收银台上的收款码直接转给他的。这种创新的还款方式,是建邺法院充分考虑执行实际后提出的解决方案,既保证了被执行人阮某的正常营业,也预示着自己权益的逐步实现……似是故人来原来还是你!5月28日下午,申请执行人黄某拨打建邺法院“执行110”电话,提供了被执行人阮某的下落,执行干警迅速出动。到达现场后,一看是老面孔,执行干警顿时乐了,对阮某说“原来是你啊”!事情还要从2023年说起。在黄某与建邺区某面馆、阮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经法院组织,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该面馆、阮某分期向黄某支付牛肉货款约30万元。但是,该面馆、阮某不仅分文未还,还关门停业跑路。于是,黄某申请强制执行。2023年8月,建邺法院将阮某拘传到院,因其存在不申报财产等违法行为,遂决定司法拘留。因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后该案“终本”结案。巧合的是,两次出警拘传阮某的是同一批人。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戏剧性一幕。换一个场所重开一个店!案件“终本”后,执行干警告知黄某,如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可以拨打举报电话,并申请恢复执行。经过不懈努力,黄某发现了阮某的下落。经查,阮某为了规避执行,弃用了鼓楼区的原经营场所,又在雨花台区重新选址,开了一家面馆。在查看阮某的网络支付账户时,执行干警发现阮某绑定了其他人的银行卡,每月营业款约3—4万元。执行干警立即告知阮某,其行为涉嫌拒执犯罪,如不能履行义务,将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处理。同时,执行干警还做出拘留决定。一人半个月轮流收款项!此时,阮某开始联系家人筹钱,并当场给付2万元。阮某诉说着自己的不易,表示其是再婚家庭,两个孩子小,生活开销大;房子是租的,除去生活成本、营业成本等,每月余款不多,无力一次性还款。后双方协商了还款方案,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查封面馆,阮某将再无收入,债务会越积越多。如果不查封面馆,如何保障黄某的权益?突然,执行干警灵机一动,说道“你的面馆不是在正常营业吗?每个月,你可以用部分营业款还债,这样可以吧”?双方考虑之后,都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最终确定了还款方案。从6月起,阮某将黄某的收款码贴在面馆内,轮流收取营业款,上半个月用黄某的收款码、下半个月用阮某的收款码;黄某还将不定期到面馆内查看。因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建邺法院决定提前解除拘留措施,并告知阮某,如发现其在指定期间内不使用黄某的收款码等,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6月4日下午,在执行干警的见证下,阮某在面馆收银台张贴了黄某的收款码。没多久,黄某就收到了第一笔款项23元。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某收到的款项将逐渐累积,虽然每一笔数额不大,但它们汇聚成了一条细流,让黄某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的力量,也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安心与期待。执行工作需要智慧,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轮流收款这一举措,就是执行干警从善意文明执行角度出发所作的一次有益探索,既让债务人看到了继续经营的希望,实现了“蓄水养鱼”,又让债权人看到了实现权益的希望,确保了“细水长流”,实现了双方共赢。

发布丨建邺区发布劳动人事争议裁审工作白皮书

4月29日,建邺区法院、区人社局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会公众通报2024年度劳动人事争议裁审工作开展情况。 劳动争议审判基本概况 2024年度,法院新收劳动争议案件1060件,审结1029件,收、结案分别下降27.3%、29.8%,前端化解成效显著。案件数量下降的同时,案件审理难度增加,劳动者诉求种类繁多,平均每个案件的诉讼请求超过3项。诉讼标的也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劳动者选择起诉的被告主体增多,有的案件被告多达十几家单位。 案件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 1.拖欠薪资纠纷频发。部分用人单位工资发放不规范现象比较突出,比如通过公司账户向员工发放部分工资,通过第三方公司或个人账户向员工发放奖金,增加了案件审查难度。有的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按时发放工资,部分行业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加提成组成,但用人单位对于提成的计算方式以及依据没有详细的书面规定,法院在审理中因证据的缺乏就提成工资的认定难度加大。部分用人单位未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起诉主张二倍工资的纠纷层出不穷。 2.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网络主播代购、外卖小哥等新兴行业从业人员与相关单位、网络运营平台之间的纠纷大量增加,有兼职性质、有合作分成性质,也有属于劳动关系性质,需要在案件中进行具体把握。相当一部分纠纷系建设工程项目的民工为了申报工伤,进而提起确认劳动关系的诉讼,这类案件的典型特征就是涉及主体众多,需要法院不断追加被告、层层审查来确定最终主体。部分关联企业管理混乱,合同签订、工资发放、社保缴纳等主体不一致,导致劳动者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劳动关系相对方。 3.违法解除赔偿纠纷。用人单位常常以员工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有的规章制度本身违反劳动法的规定,有的规章制度虽然内容合法,但没有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用人单位在未与劳动者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对劳动者工作岗位、工作地点等事项进行调整,导致劳动者不同意调岗,用人单位遂简单粗暴地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导致违法解除承担相应的赔偿金。还有一部分企业未履行通知工会程序,从而导致此类案件数一直居高不下。 4.工伤保险待遇纠纷。部分社保待遇需要社保经办机构的核算,导致审理周期变长,增加了审理的难度。受伤职工主张的工伤保险待遇,在法定标准范围内基本没有争议,争议多发的领域为停工留薪期的确认、工伤保险范围外产生的医疗费由谁承担以及因参保缴费基数偏低造成的待遇差额由谁补足问题。 5.群体性矛盾纠纷。近两年来,三人以上的群体性纠纷案件占比较高,涉及教培行业、房地产销售行业、建工行业、设计行业、新技术行业、食品销售行业等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类纠纷因涉及主体众多,利益诉求强烈,矛盾容易激化,社会关注度高,处理难度较大。 劳动争议审判特色做法 1.坚持预防为主,注重舆论宣传。 法院与人社局、仲裁委等部门合力组织开展大型劳动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法官进企业的方式,开展劳资培训,与广大企业和职工面对面,进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强化舆论宣传,使广大职工和普通市民增强法治观念,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2.强化纠纷预诊,引导合理预期。 重视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途径解决纠纷。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当事人提供包括立案文书准备、诉讼流程指引、网上办理协助等事务性引导,起到“分诊台”的作用。公益律师开展诉讼服务“普通门诊”,协助当事人将朴素的诉讼主张转化为规范的诉讼请求。由退休法官等作为专家指导员开展诉讼服务“专家门诊”,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和群体性纠纷进行预判。 3.创新联合调处,拓展解纷渠道 着力构建劳动争议五位一体联合调处平台,通过整合法院、司法局、仲裁委、工会、劳动监察大队等单位资源,着重为用人单位、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法律服务。2024年,通过平台分流案件2530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的案件1598件,调撤率达到62%。区仲裁委在高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等行业设立行业联合调解站,加大新业态用工群体的关注和保护,并及时向企业警示用工风险,帮助企业规范用工管理。
审判流程公开
宁莫愁普法
建邺说法
建邺说法丨这个证明,南京首份!保护隐私!
党风廉政
07-01
07-01
05-22
05-07
04-09
04-08
01-04
智慧庭审操作手册
调解平台操作手册
微博
官方微信
诉讼费
计算
建邺
智慧庭审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