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建邺法院立案庭公开开庭审理原告某银行起诉的11件金融借款纠纷案件,10余名区人大代表饶有兴趣的旁听了这场“高效+神速”的庭审。那到底有哪些亮点吸引人大代表的关注呢?
亮点1 要素式审判
针对金融借款合同、信用卡、物业服务合同、民间借贷等类型化案件,在立案阶段推广要素式起诉,要求起诉人明确要素信息,既便于被告有针对性进行答辩和应诉,也利于承办法官归纳争议焦点。
本次庭审采取要素式审判,11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集中合并审理,先由法官助理核对要素信息、组织庭前质证,明确所有案件的借款时间、金额、还款数额以及利息、罚息等内容,后由员额法官围绕要素信息展开法庭调查,在保障当事人法定程序权利的条件下,大大简化庭审流程,不再拘泥于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等环节限制,灵活加快庭审节奏,90分钟内完成了全部11件案件的庭审流程,并当庭宣判,真正做到简案简审、简案速审。
亮点2 表格式判决
除一件调解外,审判员针对10起案件当庭宣判,送达了建邺法院首例表格式判决,判决书虽简化了说理部分,但判决内容一目了然,更利于当事人查阅和执行。
亮点3 一键电子送达
根据原被告签订合同时约定的电子送达条款,将新鲜出炉的表格式判决书进行集约电子送达,通过法院电子送达平台,一键传输到当事人指定的电子账号,从送达到反馈结果,不到1分钟的时间,一改以往邮寄送达文书需要3至5天的情形,司法成本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亮点4 明确团队分工
根据案件类型、特点以及数量,细化速裁团队中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工作职责,由书记员负责庭前准备及庭审记录等事务性工作,法官助理做好前期要素信息的指导填写、核对以及庭前质证、文书草拟工作,员额法官驾驭庭审、修改和签发文书并总揽全局,推动多层次、渐进式办案模式,做到审判组织与审理程序精准匹配。
亮点5 推广改革热点
休庭间隙、庭审结束后,人大代表纷纷围住分管院领导和承办法官,详细了解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的规定、精神以及建邺法院具体改革做法,通过向各位人大代表宣传正在运行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等工作特色,引导社会各阶层了解、探寻、尝试法院的各项改革试点工作,从而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