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建邺法院在全省首创性地探索了交替收款偿债的方式,并最终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充分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周过去了,被执行人阮某有没有按和解协议履行?6月11日下午,建邺法院邀请媒体记者对阮某经营的面馆进行了一次突击暗访。
凭空多了一个收款码!
当天下午1时30分,执行干警到达涉案面馆。经过查看,发现门口张贴的是双方当事人的收款码,但店内却多了一个收款码。这是怎么回事呢?
带着疑惑,执行干警现场点餐,并进行付款验证。付款前,执行干警询问阮某应扫哪一个收款码。只见阮某随手一指,说道“随便扫一个,就扫上面的”。扫码后,发现收款人为“X伟”,执行干警询问“X伟”是否为收款人,阮某明确表示没问题,可以付款。于是,执行干警的三次消费款均进入了“X伟”的账户。
擅自变更,竟是另有隐情!
发现阮某不履行和解协议后,执行干警当即将其传唤至法院。经询问,阮某承认,这一周中,交替使用了自己、其子、申请执行人黄某的收款码;黄某的账户每日进账一百多元,其余款项分别进了阮某及其儿子的账户。
问及原因,阮某坦言:如果完全按和解协议的约定,其在前半月将无任何收入,这样就无法购买原材料,不能继续经营,也无法保障家庭生活;不想违反约定,在万般无奈之下,自行采取了变通措施,即变半月交替收款为每日交替收款,并增加了其子的收款码。经进一步调查,发现阮某所述情况与收款账户的资金使用情况基本相符。
坦诚相待,灵活调整方案!
听到阮某的诉说后,黄某也深有感触,表示理解他的困难。因面馆的营收款是阮某的唯一收入来源,且面馆运营确实需要大量资金流转,故执行干警希望双方都拿出最大的诚意,一起面对困难,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在充分考虑日常运行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双方对前次达成的和解协议作了进一步细化,原则上保持半月交替的方式不变,但允许阮某在上半月自行收取部分款项,同时确保黄某每月受偿金额不低于5000元。阮某表态称:这个方案富有人情味,既减轻了资金压力,又解决了后顾之忧,更感觉日子有了奔头。
执行工作不是冷冰冰地照搬条文、简单地机械执法,要全力保障申请人胜诉权益,同时还要兼顾强制执行中的柔性温情,促使被执行人从内心深处“心服口服”,让司法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得以最大体现!建邺法院将继续践行善意文明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更多有温度、有力度的具体执行方式,最大程度做到助力困境被执行人渡过难关与保护民生权益的相互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