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遇困境:餐厅经营如常,账户却无钱可付
经劳动仲裁,南京某餐饮公司应支付贺某等三人薪资10万余元。因该公司不履行给付义务,贺某等人遂向法院申请执行。经查,该餐饮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但餐饮店原址显示仍在正常营业,且生意异常火爆。
现场见蹊跷:已换门头执照,竟然集体不知情
带着疑问,执行干警前往该餐厅实地调查,发现门头店招、营业执照均已变更,赫然已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但经营人员、服务团队却是“原班人马”,并且,该新公司法定代表人居然是一位在后厨帮忙的大妈!面对执行干警的询问,店内所有工作人员一致表示“不知道”“不清楚”“谁欠钱,找谁去”,而那位“法定代表人”更是支支吾吾,一问三不知。这蹊跷的集体失语,太过反常!
重拳再出击:罚款不能震慑,措施升级再拘留
因被执行人南京某餐饮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既不组织公司申报财产,又不安排履行给付义务,且拒不配合法院调查工作,执行干警依法对其处以5万元罚款。然而,李某露面后既不为缴纳罚款,也不想解决债务,而是申请复议,并向上级部门信访。经审查,李某的复议被上级法院驳回,信访亦因缺乏理由依据未获支持!
随后,执行干警传唤李某到院,然而陪同李某到院的亲戚竟在谈话室内公然教唆,“你不要说话,他们不敢拿你怎么样,就算拘留也不要怕!”鉴于该陪同人员存在不当言辞,并扰乱正常执行秩序,执行干警果断责令其退出谈话室,并予以严肃训诫。但是,李某已深受影响,对亲戚的话“言听计从”,始终沉默不语,拒不配合调查。因李某存在抗拒执行行为,法院最终依法对其作出司法拘留十五日决定。
转机现温情:家人明晰事理,主动认错代履行
李某被拘留后的第三日,其子李晓某来到法院,代父认错,并表示愿意代南京某餐饮公司履行债务。执行干警对李晓某积极主动的行为予以肯定,当即组织双方沟通。李晓某当场履行完毕两起数额较小的案件,对剩余一起8万余元案件,与申请人达成了现场给付4.5万元,自愿债务加入分三个月付清余款的执行和解协议。
悔悟揭真相:遭受蒙蔽挂名,幡然醒悟不为迟
随后,执行干警前往南京市拘留所提审李某。在得知李晓某的作为后,李某一脸不甘地说道,“他不是说要补偿我的吗?怎么还是我儿子付的钱?”至此才如“竹筒倒豆子”般道出事件真相:原来,李某只是南京某餐饮公司的一名配菜工,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宁某以“征信不好,不能贷款”为由,哄骗其担任法定代表人,后又以表哥的亲戚身份陪同其来到法院,误导他相信“坚持15天就能赖掉债务”的歪理。此外,新公司确为逃避债务重新设立,采取同样套路让后厨大妈担任法定代表人,实际仍由宁某控制。
了解真相后,执行干警就该事严肃训诫李某,其连连认错,并主动写下《悔过书》。综合考量执行情况和李某认错态度后,法院决定提前解除拘留措施。
这起系列案件的顺利解决,是建邺法院执行干警面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复杂局面时,敢于亮剑、善于攻坚的生动体现。这也向所有被执行人和相关人员发出警示:任何企图通过更换主体、装聋作哑等方式逃避法律义务的行为,在“执行利剑”前都无所遁形。
建邺法院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用足、用活、用好各项强制措施,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和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用实际行动兑现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