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邺法院狠抓涉民生小标的案件的执行工作,力争一次性执行到位,坚决捍卫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执行过程中,对确实无法一次性完全履行的案件,执行干警会综合考虑被执行人经济状况等因素,积极推动双方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实现细水长流,既减轻被执行人的压力,也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实现双方共赢,最终圆满解决纠纷。
但是,也有少数当事人在面对司法制裁措施时,为了渡过眼前的“关口”,信誓旦旦地表示会按照和解协议履行。但是,一旦他们离开法院,就把那些豪言壮语抛诸脑后,绝口不提还款之事,仿佛一切与其无关,乐得逍遥自在。对这种不诚信的行为,建邺法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例,严惩一例!
达成执行和解,只是他的虚晃一枪!
在执行林某等人与南京某美容店及其经营者蔡某五件欠薪案件中,因该美容店没有开设银行账户,蔡某名下也无存款,执行干警遂于今年1月依法传唤蔡某到庭接受调查询问。到了法院,蔡某一方面积极表明态度,称绝不赖账,一定会结清欠付的薪资,另一方面称经济困难,希望能够分期还款,并承诺在3月底前付清款项。经沟通,林某等人同意该方案。同时,执行干警郑重提醒蔡某,要严格按和解协议履行,否则将会面临相应法律后果。对此,蔡某连连点头,表示“那是自然”!
捉迷藏的4月,他总是找借口,拖延不履行!
4月初,执行干警主动询问林某等人,得知蔡某仅选择性地结清了两人的薪资2.3万元左右,不再继续支付剩余三人的薪资,并切断了与他们的联系方式,便立即电话联系蔡某,要求其到法院说明未履行的原因。或许是担心被司法拘留,蔡某称在外地要债,等回来就到法院。此后,每隔几天,执行干警就会联系一下蔡某,但他总是有不同的理由,不是在外打官司,就是感冒不适等。期间,蔡某还试图想让法院做林某等三人的工作,解除对其银行、网络支付账户的查封。对此,执行干警断然拒绝,并义正辞严地告知不履行的后果,但蔡某不为所动。
斩获成果的5月,他退无可退,最终履行完毕!
5月7日上午,执行干警再次电话联系蔡某,并告知其行为已涉嫌拒执犯罪。或许是“入刑”击穿了心理防线,让他感到了恐慌,蔡某答应下午三点到法院。这次,蔡某没敢再次“爽约”,于下午三点准时到达。
在与林某等人沟通过程中,蔡某居然还想通过分期还款的方式拖延履行。更为可笑的是,蔡某还把算盘打到了执行干警的身上,想让法院帮忙说服林某等人。执行干警当机立断,决定进行搜查,从蔡某身上搜出现金5000元。因蔡某在达成和解后不履行义务,建邺法院作出司法拘留决定。此时,蔡某面对执行高压,放弃了抵抗,主动联系家人代为转款10000元。
因款项不足,执行干警继续施压。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即将送去体检的一刻,蔡某连忙说到:“我家里还有现金,我带你们去取”。于是,执行干警带着蔡某到其浦口家里,成功取回了现金6816元。至此,该5件案件均执行完毕。在蔡某的再三认错,并写下《具结悔过书》后,建邺法院决定解除司法拘留。
法院提醒
执行和解不是拖延履行债务的手段,更不是意味着债务的了结,而是一个新的还款方案的开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当事人可以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依法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主体、履行标的、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内容。第九条还规定:被执行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但和解协议已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执行和解制度是一项实现债权人利益、保障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双赢举措。作为被执行人,应当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行为向申请执行人展现诚意。但是,在实践中,一些不诚信的被执行人却将执行和解作为逃避执行、拖延执行的一种手段,严重违背了该项制度的设计初衷。
达成执行和解后,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怎么办?
申请执行人只要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即可,剩下的事情交给法院去做。恢复执行后,法院将会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强制措施;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司法拘留;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将依法移送追究刑事责任。
妄图逃避执行、心存侥幸的被执行人,不要以身试法,建邺法院绝不手软,将坚决出击,予以最严厉的打击!